小米事件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小米事件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1.С?????
2.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
3.小米再回应“电视屏幕自动脱落”问题,具体是如何回应的?
4.小米因手机出现划痕拒绝保修,被意大利罚款,这对该行业起到了哪些警示?
5.小米摄像头安全性高吗
С?????
从加价购买到失望逃离,一些忠实的“米粉”最近遭遇了小米11系列手机质量问题,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抱团维权。8月6日,多名消费者向《财经》新媒体反映,其购买的小米11/pro/ultra手机存在异常发热、主板损坏、WiFi失效等故障。截至目前,《财经》新媒体记者所在的“小米11主板维权群”里,已有近1900名维权消费者。此次小米11系列手机维权事件让一些“米粉”颇感失望,尽管小米已于8月6日傍晚公布了对出现WiFi问题的手机进行维修换新、对再次出现特殊WiFi问题的手机进行退货或换新处理等多条售后政策,但一些“米粉”并不买帐。小米11系列屡曝质量问题遭维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文 潘西/编辑
从加价购买到失望逃离,一些忠实的“米粉”最近遭遇了小米11系列手机质量问题,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抱团维权。8月6日,多名消费者向《财经》新媒体反映,其购买的小米11/pro/ultra手机存在异常发热、主板损坏、WiFi失效等故障。部分维权消费者称,在申请换新、维修后拿到的新手机仍存在异常发热、不明原因黑屏等现象。
截至目前,《财经》新媒体记者所在的“小米11主板维权群”里,已有近1900名维权消费者。此次小米11系列手机维权事件让一些“米粉”颇感失望,尽管小米已于8月6日傍晚公布了对出现WiFi问题的手机进行维修换新、对再次出现特殊WiFi问题的手机进行退货或换新处理等多条售后政策,但一些“米粉”并不买帐。记者就手机质量状况及售后政策向小米发邮件咨询,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小米方回复。
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本质上是一家营销主导型企业,尽管处于上升通道,但通过此次事件企业也应加强其危机意识。从技术角度来看,小米部分产品的技术与品质仍保留着追随性的特点,缺乏技术创新,或需要进一步向科技型公司转型。
小米11系列屡曝质量隐患
“2021年1月购买了小米11‘8+256烟紫素皮’型号手机,使用过程中,手机曾多次出现WiFi不稳定、异常发烫、耗电过快、无法充电、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直至7月31日零点三十分左右,WiFi功能彻底无法使用”消费者小钡表示。
无独有偶,消费者天涯也遇到了类似困扰。他向《财经》新媒体记者反映称:“今年二月份,由于小米官网上常常抢不到小米11,便在淘宝加价以4599元购买了该款手机。7月8日,正常使用中的手机WiFi功能突然无法使用。虽然小米客服愿意给我寄一部新手机,但之前手机内保存的重要资料全部没有了。”
《财经》新媒体记者了解到,类似小钡、天涯遇到的情况不胜枚举。四月以来,不断有消费者在小米社区、微博、贴吧、哔哩哔哩等网站平台上发帖或视频称所购买的小米11/pro/ultra手机存在WiFi失效、黑屏死机、音频故障、异常发烫等问题。在近日公开报道中,更有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或因手机发热导致低温烫伤。
截至目前,《财经》新媒体记者所在的消费者维权群内,已有近1900名消费者。记者就手机质量状况及售后政策向小米发邮件咨询,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小米方回复。
业内分析人士铁流认为,高负载工作时的骁龙芯片是手机发热时热量的主要来源,但手机会不会出现发热现象取决于散热功能。一直以来小米手机以追求性价比著称,由于芯片等主要硬件成本无法削减,在散热、内部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会受到影响。至于WIFI问题,大多数时候,WIFI功能无法正常使用都是由WIFI芯片引起,与软件因素关联较低。
售后方案避重就轻
8月6日傍晚,针对小米手机售后一事,微博账号“小米服务那些事”公布了《关于小米11系列产品特殊问题服务政策》。
内容显示,出现特殊WIFI问题的用户售后检测后支持换新机处理;换新机后如出现其他问题仍支持7天故障退货、15天换货、一年保修,同时赠送半年延保服务,若换机后再次出现同样WIFI问题的用户,可进行退机或再次换机;对于未出现此类问题的用户,存在顾虑的可申请赠送半年延保服务。
但部分消费者对此售后政策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小米此举是避重就轻。一方面,除了WiFi问题,无故黑屏、扬声器故障等问题并未提及相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此次爆出的手机故障或因小米自身质量把控问题所致,消费者不想再承担任何风险与损失。
“我的手机主板已经连续坏了三次,难道三次黑屏、无法开机不比WiFi问题严重吗?”消费者小C表示,“6月4日晚上,手机突然黑屏无法开机。次日致电售后,客服表示让我将手机邮寄到福建厦门小米售后检测点。6月7日,福建厦门售后点告知因主板出现问题(无人为、无外伤、无进水),需要更换新主板才能使用,当我询问故障原因时,对方表示无法告知,只能出具售后服务单,无法提供检测报告。”
目前,除了小C,还有部分消费者也遭遇了维修或换新仍出现故障的问题。而更多类似天涯情况的消费者,他们则认为因手机故障导致耽误工作、被扣工资都是小事,但实在不想再冒任何数据丢失风险尝试使用小米11系列手机,希望小米可以将问题手机进行退货退款处理。
《财经》新媒体记者致电12315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关于手机售后处理问题可参考《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处理,如消费者自己无法解决售后维权问题,可向12315反映,由12315登记后协商处理。
失望逃离的“米粉”
《财经》新媒体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参与维权的消费者中,部分消费者曾是小米品牌的重度使用用户。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使用了4年、6年、甚至8年的小米手机。除了在小米11刚刚发布时抢首发,更有人愿意加价购买小米手机,然而此次维权事件却让他们感到极度失望。
“从小米4开始,我总共购买使用过八部小米手机”天涯一边回答,一边向《财经》新媒体记者展示着他的微博,从微博内容可以看出,从2015年他就开始用起了小米手机。随后他表示,“小米11这个手机无缘无故烧主板,导致重要资料全部丢失,我已经不敢再使用了,希望维权后,换个其他牌子手机。”
事实上,自华为遭制裁后,高端市场出现空缺位置的同时,各厂商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对于小米而言,2021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据IDC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统计显示,小米二季度出货量达到5310万台,市占率16.9%。目前小米手机销量已超越了苹果,晋升全球第二。
一直以来,小米在自主研发方面略显薄弱,但多年经营下,“高性价比”一词作为小米特点及优势已深入人心,吸引了众多手机爱好者,此次维权事件是否会导致部分用户流失、口碑下降问题仍需时间检验。
产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消费者离开好的品牌其消费愿望得不到满足,品牌离开消费者则无法生存。但总体来说,品牌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如果品牌以救世主的心态对待消费者,那么这个品牌最终一定会被消费者抛弃。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品牌出现大范围的危机事件,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他表示,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与企业发生关联,也正是因为产品。如果就发生问题的产品,不能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那么企业与消费者间的距离将会更加疏远。(注:文中小钡、天涯、小C均为化名)
小米11系列屡曝质量问题遭维权相关阅读:
小米11手机因质量问题频遭用户投诉,或成冲击高端绊脚石
“刚刚购买了三个多月的小米11,突然wifi连接不上了,多次重启无效,去售后检测,说是主板坏了,需要换主板。”近日,在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多起消费者对小米11手机主板损坏问题发起投诉的案例。
据悉,小米11于2020年12月底发布,首发至今仅过去4个月,作为主要部件的主板就暴露出质量问题,的确令人惊讶。对此,小米方面对记者回应称,关于网传小米11烧主板的报道并不属实,小米手机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指标。手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跌落、碰撞等原因对不同硬件部件带来损伤,小米也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
不过记者注意到,除了小米11引发用户的投诉,小米最新发布的11Ultra也遭遇了防水功能涉嫌虚假宣传的质疑。
业内人士表示,小米手机正在冲击高端的路上,尚未在消费者心中完全建立起高端的形象,如果此时小米有一款高端手机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其品牌形象,质量问题或成其通向高端之路的绊脚石。
小米11主板损坏引投诉,11 Ultra防水功能被指涉嫌虚假宣传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小米11用户反映,其于1月1日购买了首发的小米11,4月28日手机便出现花屏、重启、死机现象,去小米售后店检测后,被告知需要更换屏幕和主板。“我手机用了不到四个月就出现了这种状况,问客服一直回复一年保修,那么换主板后出现各种问题怎么办。对于这种大维修,对手机的价值也很贬值。我对小米手机的质量感到担忧。”
另有部分用户反映,其于1月1日小米11首发时购买的设备,三个月后就出现WiFi打不开的情况,之前也总是出现闪退、黑屏、自动重启故障,“拿去检测(售后)就说要换主板,但是等了十天,一直说全国缺货。”
记者翻看小米社区、微博、黑猫投诉等平台,均有部分小米用户反映,小米11突然出现WiFi和热点功能异常、正常使用情况下黑屏关机等情况,用户到小米售后寻求解决,被告知主板损坏,需更换主板。亦有用户反映,选择更换主板后小米售后却迟迟没货,主板损坏造成数据丢失,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据多数用户反馈,涉及主板故障的小米11手机大部分为首发批次。记者以“小米11主板”为关键字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结果显示共有190条相关投诉案例。
记者从手机测评人士处了解到,主板相当于手机的“心脏”,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引起主板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潮、撞击、电流、电磁等。
记者咨询某电商平台小米线上客服了解到,更换主板的保外指导价为2150元,人工费为40元;与此同时,客服表示具体以工程师检测为准。
此外,记者发现,在小米的高端手机中出现非个例投诉的不仅仅是小米11,被小米誉为“安卓之光”的小米11Ultra也出现了大量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用户反映小米11Ultra宣传的是IP68级防水,但在下雨天出现摄像头起雾现象,小米或涉嫌虚假宣传。
亦有用户反映,其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小米11 Ultra,在使用15天后机身出现污迹,经过轻度擦洗后摄像头出现水雾,或涉嫌虚假宣传,“经过售后无法解决问题,无法退换。”
依据小米方面的宣传口径,小米11 Ultra 是小米首款支持IP68级别防尘防水的手机,首次采用了高透泄压阀,标准测试能够在1.5米水深下浸泡三十分钟,同时在充电口增加了潮湿提醒。
小米否认网传投诉,律师称质量问题认定困难
针对以上多名消费者反映的有关问题,记者向小米方面询问是否就此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查明原因,对方回应称,关于网传小米11烧主板的报道并不属实,小米手机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指标。
“手机产品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环境、跌落、碰撞、挤压等复杂原因,存在一定的对不同硬件部件损伤的可能。对此,小米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为质保期内的产品提供妥善的服务保证。”
对于以上案例,中闻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马丹宁分析称,如果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卖方有义务免费调换或者维修,“但是质量问题的具体认定不好确定。”
马丹宁表示,针对同一批手机产品的不良品率比较高的情况,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强制召回制度,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如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不过,由于法条对“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无具体规定,固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消费者反映小米11 Ultra防水功能不达宣传级别的问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分析称,假如手机厂商所出售手机的防水功能达不到其所宣传的级别,那便构成了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欺诈。”
赵虎表示,另一方面,当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时,跟经营者之间有一个合同,其防水宣传应该是经营者对商品质量的承诺,属于合同中商品质量条款内容;如果经营者售出的商品达不到其宣传的质量,就违反了合同约定,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买卖合同的约定起诉经营者,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于经营者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赵虎称,首先经营者需承担三包之内的责任,即多长时间包换包退包修;此外,如果构成欺诈,还要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倍赔款责任。
质量问题或成小米通向高端品牌之路的绊脚石
2019年初,小米宣布成立独立品牌Redmi,小米集团表示,Redmi品牌独立后将承接过去的小米与红米,追求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
显然,Redmi品牌的独立让小米得以放开手脚,向高端化路线持续推进。同年10月,小米便发布了环绕屏概念机MIX Alpha,价格高达19999元。
随后,小米分别在2020年2月、12月发布了小米10、小米11系列产品,“品牌高端化”成了小米每场发布会的关键词。
只是,对于小米而言,进军高端市场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
首先,目前小米手机的销量大头仍停留于中低端智能机。小米2020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售价899元-1999元不等Redmi Note 9系列全球销量超3000万台,而小米在中国大陆定价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销量约1000万台。
其次,在智能手机现有高端市场中,苹果、华为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IDC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华为在中国高端机(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机)市场的占比为44.1%,苹果占44%,两者合计近90%;小米虽位列第三,但市场份额仅有4%,与前两名差距甚远。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如果小米的某一款高端手机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对于其高端品牌的形象影响会很大,“小米与苹果、三星不同,苹果与三星在高端智能机市场已深耕多年,并得到消费者认可。而小米起初则是定位极致性价比,在走向高端的路上,品控至关重要。”
就小米目前进入高端市场的成效,付亮表示,若只算硬件成本,小米手机依靠硬件堆砌,价格较之前明显提高,但并没有带来高端产品的性能配置,品牌形象还远没有达到高端的定位。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
编辑 李薇头图摄影 邓攀
“Are you OK?”2015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印度新品发布会上向用户喊出这句英语时,可能没想到小米在印度会接二连三遇上麻烦。
2022年4月30日,印度财政部下属的执法机构发布的公告显示, 由于小米(印度)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将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小米全球副总裁马努·贾恩已被印度执法局传唤,对其外汇合规情况进行调查。但根据领英页面显示,马努·贾恩的定位已经变成迪拜,职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负责人”的身份,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总裁的职位。
印度法院5月5日在听取了小米方面律师的意见后,暂停了执法局的决定 ,给予解除的条件是,小米将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印度法律网站Livelaw.in报道,在5月12日举行新一轮听证会后,印度Karnataka高院宣布,允许小米印度通过银行授信额度继续使用账户向离岸主体进行付款,以用于进口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的必要部件,但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 5月5日法院给与小米的“暂停指令”继续生效至下一次听证会,即5月23日。
对此,小米集团回应称,公司所有运营活动都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小米印度公司向银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合法且真实,所支付版税均用于公司印度版本产品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合法的商业行为。此外,小米表示,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误会。
此事件已不是小米第一次在印度受到侵扰。就在今年年初,小米印度公司刚被印度政府以逃税为由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元人民币)。但屡次让小米吃上官司的印度市场,对小米来说至关重要,雷军曾表示对印度市场的极度重视,并数次亲自站台。
2014年,小米将印度作为国际化首站。短短3年时间,小米就在2017年底超过三星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品牌,并一直保持这一优异成绩。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 小米仍是2021年印度市场份额最高的智能手机销售商,市场销售份额为24%。
过去几年,雷军一直大力拓展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市场,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
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小米出货量1100万台,同比下降18.4%,市场份额14.9%,排名第五。国内市场下滑,重要的印度市场受阻,这对小米的影响自然不小。
其实, 小米之外,OPPO、vivo等布局印度的中国手机企业也均曾遭受税务纠纷。 从2020年开始,印度政府还将微博、微信等中国300多款APP列入禁用清单。今年3月底,东南亚跨境电商巨头Shopee更是直接宣布退出印度市场,被认为与其“中国血统”有关。
“出海印度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疑虑。
关键的印度市场
2021年,小米的国际化营收已与国内收入并驾齐驱。
根据小米最新财报, 2021年小米境外市场收入人民币1636亿元,同比增长33.7%, 占总收入的49.8%。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曾短暂地登上世界第二的位置,当时,雷军立下“冲击世界第一”的目标。
印度是小米国际化的首站,小米已在这个市场苦心经营8年之久,常年稳坐市场第一的位置 ,自然在国际化市场中占到重要地位。2020年,小米在印度就已拥有4100万的出货量,超过小米全球出货量的四分之一。
过去8年,无论在人才还是工厂等固定资产投入上,小米在印度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小米在刚进入印度时,选择了重用印度高管马努·贾恩。他是小米集团唯一一个外籍副总裁级别高管,在小米印度本地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年,雷军受到印度总理莫迪接见时,马努·贾恩紧随在旁,小米手机配备双SIM卡、支持WhatsApp“应用双开”、针对印度语言众多提供可视化拨打功能等,也都离不开他的推动。
与此同时,小米也在印度开启了本土化生产。
2015年,小米进入印度市场的第二个年头,就联合富士康向印度政府承诺,在印度投资35亿美元设立生产线,随后双方合作建立的生产线落成投产,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发布的红米手机2增强版,就是由富士康印度工厂代工生产。2020年,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小米随即找来三家新的合作伙伴——比亚迪、DBG和Radiant,共同在印度建厂和生产小米设备。
截至目前,小米在印度已经拥有7家制造工厂,每秒可以生产3台小米手机。 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中,99%都在印度生产。
此外,在印度,小米还联合顺为资本投资了众多印度公司,如在线小额贷款平台KrazyBee、在线音乐和视频供应商Hungama Digital Media Entertainment、二手手机回收及维修公司Cashify等,以期形成本地化生态。在2021年底国际业务变革之前,小米印度都像一个完善的独立王国。
2021年底,小米对国际业务部进行过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打通各个区域和渠道,重点将原先按地区划分的海外各销售大区、按渠道划分的国际全网电商销售部、运营商与商务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属于国际业务部的印度区域运营部等多个部门,整合成国际“销售部”,由向征负责,向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汇报。外部猜测,马努·贾恩职位的变化以及离开印度,与此调整有关。
“小米的改革,对马努·贾恩来说是个巨大的削藩的过程。”一位接近小米印度的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
此次印度执法局扣押小米48亿元资金的理由是,小米违反了当地《外汇管理法》的规定。
印方公告显示,小米从2014年开始在印度经营业务,2015年开始汇款,该公司已经向三个外国实体汇出了相当于555.127亿卢比的外汇,其中包括一家伪装为版税的小米集团实体。
当时,小米就曾表示:“此次的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对这一问题,小米也会继续和印度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事实上, 这涉及到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特许权使用费”。 该费用可简单理解为总公司对子公司收取的知识产权费用,其中包括研发费用、专利费用等等。它是作为财产收入的一种支付,而不属于商品经营的支付,且这几乎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常规操作。
不过,知识产权费、专利费收取多少,怎么收,国际上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特许权使用费”收多少,怎么收一般也是由跨国公司决定的。此次印度政府给予解除48亿元人民币资金的条件,也正是要求小米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郑文慧曾在印度工作多年,现在是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印度负责人。在他看来,从法律程序上说,印度执法局有权对重大公司的经济事件调查和冻结资金,但除了特许权使用费等具体案件细节,不可忽视的两个宏观背景是,印度当地的民粹化倾向,以及美国曾在特朗普时期就推行的印太战略,这些都会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经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众多出海创业者看来,小米的遭遇并非独立事件,而是中国公司在印度营商环境恶化的注脚。 因为公司一旦被当地政府监管或调查,“即便你选择专业的律师顾问等团队来反驳,中间也会花费巨大的时间、人脉和金钱成本,最终你发现这些花费和直接付给执法部门的费用差距不大。”郑文慧表示。
中国企业出海印度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从2020年以来,印度多次对中国出海企业展现出不友好的态度。2020年4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起草的《印度大型电子制造业的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LI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显示,印度将在未来5年内,共支出超过4000亿卢比以激励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发展。
此后,包括印度本土公司Lava、Dixon、Micromax,国外手机厂商三星、苹果,手机代工厂富士康、和硕等在内的22家公司,出现在该激励名单中,但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过半份额且在印度建厂的国内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现在名单之内。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在加大对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出海限制。2020年6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决定禁用包括TikTok、微博、微信、UC浏览器等在内的59款应用。2020年7月27日,又有275个中国APP被纳入禁用“清单”。
在被忽视、被禁用之后,紧接着是频繁的审查。
2021年10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向vivo、OPPO、小米和一加发出通知,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并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对这些手机进行测试。
郑文慧告诉《中国企业家》:“事实上,印度并非排斥一切中国企业,而是取决于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成长阶段以及其对印度制造业的帮助。比如同样是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企业ATL,在印度就很受欢迎,正如多年前小米Ov受欢迎一样。”ATL全称为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东莞。2018年,该公司设立NVT印度工厂,迈出海外运营第一步。
2020年5月12日,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推出总金额20万亿卢比的经济刺激计划。他表示,其核心目的是借助疫情影响推动对华产业链脱钩,通过大力改革发展本土产业,让印度成为“自力更生”的经济强国。
莫迪也一直将制造立国作为国策之一,在加大对高尖端制造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在对部分本土制造进行保护。 过去数年,小米等制造厂商在印度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并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印度却在该领域逐渐开启本土保护。
Counterpoint最新研究显示,2021年印度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4%,创 历史 新高,印度本土品牌Noise以27%的份额领先市场,印度国产品牌占据了市场总出货量的75%。
面对印度当下的经营环境,中资企业该如何选择?
郑文慧告诉《中国企业家》:“对于有充足的理由要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可以尽可能地选择轻资产的运营方式,通过产业链转移等方式,做好利润结构的设计; 对于已经在印度完成落地,且多年经营的中国企业,则可以考虑选择公司代持或股权出让的方式,将部分股权出让给本地的利益集团 ,并且在聘请专业的国际法务、税务团队外,还得重视本土政府关系的处理。”
小米印度事件,也引起外交部的重视。
参考资料:
《小米印度内变》 ,志象网
《小米的印度危机》 ,连线Insight
小米再回应“电视屏幕自动脱落”问题,具体是如何回应的?
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客服人员回应称,两起电视机屏幕脱落的问题是小概率事件,公司内部也正在排查相关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
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1一周之内,小米电视连续出现两起液晶屏幕自动脱落的离奇事故,并且被监控拍下。目前一起事件已经完成退款,一起事件还在处理中。
5月31日,黑龙江哈尔滨有网友称,自己公司使用的小米电视出现了液晶屏幕脱落的情况,并且放出了屏幕脱落过程的监控视频。当事人赵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发生意外的小米电视是一两个月前,在某网络平台购买的,现在液晶屏掉下来了。他认为是设计有问题。
他说:“电视设计有缺陷,是双面胶粘的。材质是玻璃的,玻璃外面贴层膜。而且我们的使用条件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是朝下,吊着放的,更容易开胶。”他还表示,其实早就发现问题了,最早是开了一条小边大约两指宽。“没有人碰的情况下开胶的,我们给它摁回去了。”
赵先生称,他们已联系了客服提出退货,但遭到了拒绝,对方称只能换同一型号。客服人员表示,已经与技术人员沟通,这个事情属于个例。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
之前的5月25日,一名浙江网友反馈,家中的小米电视液晶屏幕掉下来摔碎了。该网友晒出一段监控录像,监控显示,电视屏幕没有受到外力刺激自行脱落,家中小孩看见了又推回去了。该网友反映:“当时,自己跟售后反映的时候对方一万个不相信,直到拿出了监控录像,对方沉默了。”
该网友称,售后人员来家里看了后,将分开的屏幕又沾回去了,表示要向上级反映此事,谁知晚上屏幕再次脱落了。5月29日,小米售后人员来到该网友家里搬走了损坏的电视,并退了全款。
对于此次小米电视事故可能的原因,小米方面表示,初步判断此个案问题出现在物流、仓储环节的可能性较大,故障产品也将返厂进行案例详细分析,确定问题根源以改进相应环节。
5月30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电视从2013年到2019年,登顶出货量中国第一,截至目前已连续三年出货量中国第一。
小米方面称,近两年超大屏电视销量保持了高速增长,目前小米在超大屏电视市场份额也已达到了中国第一,自此小米系列电视完成了在产品端“性价比”“质价比”“屏价比”的全面布局。
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小米电视屏幕自行脱落的“拉胯”画面刚刚被视频监控曝出,5月31日,同样“拉胯”的一幕再次出现了。
据一位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消费者爆料,其购买的小米电视在使用过程中,屏幕出现无故脱落的问题。目前,该用户要求退货处理,双方仍处于协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3日前,小米刚因旗下的电视产品出现类似的脱落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次,小米官方又作何解释呢?
时隔3日小米电视再现脱落问题,“小概率”事件该做何解?
5月31日,黑龙江哈尔滨市的赵先生(化名)爆料称,其公司使用的小米电视出现了液晶屏幕脱落的情况,并且发布了屏幕脱落过程的监控视频。
赵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台小米电视是一两个月前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质疑液晶屏脱落与产品设计有关。“电视设计有缺陷,是双面胶粘的。材质是玻璃的',玻璃外面贴层膜。而且我们的使用条件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是朝下,吊着放的,更容易开胶。”
赵先生表示,此次问题事发前已有征兆,“当时是开了一条大约两指宽的缝隙,在没有人碰的情况下开胶的,我们给它摁回去了。”
新浪微博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赵先生在联系小米客服提出退货的诉求后,却遭到了拒绝。客服人员表示,只能换同一型号,已经与技术人员沟通,该事件属于个例。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
上述事件在网络发酵后随即引发热议,“小米电视再被曝屏幕自动脱落”词条迅速冲上热搜。截止目前,相关词条阅读量已突破1.4亿。
事实上,就在3日前,同样的问题已在社交平台掀起热议。据未来网此前报道《一段监控视频,曝光小米电视屏幕“拉胯”!质量屡被投诉或与代工厂有关?》,5月29日,一位消费者在网络平台爆料称,其放置于家中的小米电视液晶屏幕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之下,自行脱落损坏。
彼时,小米方面同样回应称,屏幕脱落系小概率事件,初步判断此个案问题出现在物流、仓储环节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短短3日内,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小米所谓的“小概率”事件该做何解?
随后,未来网记者致电了小米官方电话,就小米电视近日频繁出现的脱落问题展开询问。客服人员回应称,两起电视机屏幕脱落的问题是小概率事件,公司内部也正在排查相关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查证后会尽快给与回复。小米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了质量合格的检验,如果消费遇到产品质量的问题,可以与小米公司进行联系处理。
销量背后产品质量尚存隐忧,业内人士:屏幕脱落或因采用胶粘工艺所致
显然,小米官方对于两次屏幕脱落问题均以“小概率事件”作回复,很难被消费者所信服。一次次“小概率事件”发生的背后,让向来以高性价比著称的小米,遭到网友的吐槽。
新浪微博截图
对于小米电视质量问题的频发,家电维修师傅宋新印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智能电视机屏幕脱落并不常见,他在维修过程中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小米电视屏幕脱落是由于制造工艺造成。上述两台液晶电视由于均是全面屏设计,仅有下边框有卡扣固定,左、上、右三边仅使用胶粘工艺,在使用过程中,主机温度升高或者使用环境温度升高均有可能导致胶水融化、失效,从而导致屏幕脱落。”
宋师傅还介绍称,目前,液晶电视多采用钛合金边框来达到结构的稳定性,由于钛合金质量轻而且结构稳定,但是钛合金边框成本较高(约为200至300元),部分品牌为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达到无边框全面屏美观效果,舍去了边框的设计,而采用三边胶粘工艺,这就为屏幕脱落埋下了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5月30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电视从2013年到2019年,登顶出货量中国第一,截至目前已连续三年出货量位居中国第一。
同时,小米方面还表示,近两年超大屏电视销量保持了高速增长,目前小米在超大屏电视市场份额也已达到了中国第一,自此小米系列电视完成了在产品端“性价比” “屏价比”“质价比”的全面布局。
然而,与小米电视销售量成正比的却是消费者对小米电视质量问题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小米电视”的相关投诉高达3776条,投诉内容多涉及“显示屏故障”“主板故障”“售后服务质量”“小米会员充值服务”等内容。此外,自小米电视问世以来,消费者对于小米电视存在的植入广告、会员收费、系统升级导致卡顿等“弊端”也颇为不满。
随着“6.18”购物狂欢节临近,频频因质量问题登上热搜的小米,也遭到消费者的不断质疑。凭借“高性价比”占据市场的小米还能走多远,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小米就电视屏幕脱落事件进行回应3据澎湃新闻报道,今日,小米就“电视屏幕自动脱落”一事回应称,已经确认由于小米电视 EA70 生产原因,极少数设备可能会出现屏幕开胶的问题。受影响设备锁定在生产日期为 2 月 14 日-3 月 20 日期间的两批次产品。
当事人赵先生称,自家的小米电视是一个多月前在京东平台购买的,机器设计疑似有缺陷,边是用双面胶粘的,事发前两天已经开了两指宽的缝,当时给按回去了。
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此两批次的 EA70 电视提供免费上门检修服务,并提供额外两年延保服务。“我们将尽快提供查询工具,方便用户检查自己的设备是否符合这项服务计划。”此前,两位小米电视用户先后反映称遇到小米电视屏幕自动脱落问题。
微博网友 @我脑公全世界最帅 近日反馈,家中的小米电视液晶屏幕掉下来摔碎了,并晒出了一段监控录像。监控显示,电视屏幕为自己脱落,没有受到外力刺激。
5 月 29 日,小米方面对此表示,小米售后已经和用户取得联系。应用户要求,小米正在为用户办理极速换货处理,尽可能不耽误用户日常观影。这并非行业首例电视屏幕事故,此前媒体也报道过创维、康佳等电视品牌出现过电视屏幕掉落的问题,涉及到屏幕质量、人为因素等原因。
小米方面曾回应称,因该案例为罕见案例,目前尚未查明具体问题原因。近期供应链在物流、仓储等环节出现间歇性不畅的问题,故初步判断此个案问题出现在物流、仓储环节的可能性较大。故障产品也将返厂进行案例详细分析,确定问题根源以改进相应环节。
小米因手机出现划痕拒绝保修,被意大利罚款,这对该行业起到了哪些警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小米电视显示屏自主脱落的“拉胯”界面刚被视频监控系统曝光,5月31日,一样“拉胯”的一幕再次发生了。据一位来源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顾客爆料,其选购的小米电视在应用全过程中,显示屏发生无端脱落的问题。现阶段,该客户规定退换货解决,彼此仍处在商议当中。
特别注意的是,就在3日前,小米刚因集团旗下的电视剧商品发生相似的脱落问题,变成社会舆论关心的聚焦点。此次,小米官方网又作何解释呢?
相隔3日小米电视重现脱落问题,“小几率”事情该做怎解?5月31日,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张先生(笔名)爆料称,其企业采用的小米电视发生了液晶显示屏脱落的状况,而且公布了显示屏脱落全过程的监控录像。
张先生在接收新闻媒体访谈还称,该台小米电视是一两个月前在某电子商务平台选购的,怀疑液晶显示屏脱落与设计产品相关。“电视机设计方案有缺陷,是双面胶带粘的。材料是夹层玻璃的,玻璃外边贴层膜。并且大家的应用情况跟他人不一样,我们都是朝下,吊起放的,更非常容易脱胶。”
张先生表明,本次问题案发前已经有预兆,“那时候是开一条大概两指宽的间隙,在没人碰的情形下脱胶的,大家给它摁回去了。”
特别注意的是,张先生在联络小米在线客服明确提出退换货的需求后,却遭受了回绝。客服人员表明,只有换同一型号规格,已经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该情况属于个案。现阶段彼此仍在商议中。
以上情况在互联网发醇后随后引发网友热议,“小米电视再被曝显示屏全自动脱落”关键词快速冲到热搜榜。到目前为止,有关关键词阅读量已提升1.4亿。
实际上,就在3日前,一样的问题已在社交网络平台刮起强烈反响。据先前报导《一段监控视频,曝光小米电视屏幕“拉胯”!质量屡被投诉或与代工厂有关?》),5月29日,一位顾客在互联网平台爆料称,其存放于家里的小米电视液晶显示屏在没遭受外力的情形下,自主脱落毁坏。那时,小米层面一样回复称,显示屏脱落系偶然性,分析判断此案例问题发生在货运物流、仓储物流阶段的可能比较大。
但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短短的3日内,一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小米所说的“小几率”事情该做怎解?接着,新闻记者打电话了小米官方网手机,就小米电视近日经常发生的脱落问题进行了解。客服人员回复称,多起电视机屏幕脱落的问题是偶然性,企业里面也已经清查有关的缘故,现阶段尚未清晰的结果,核实后会尽早给予回应。小米商品在出货前都通过了品质优秀的检测,假如交易碰到产品品质的问题,可以与小米企业开展联络解决。
显而易见,小米官方网针对2次显示屏脱落问题均以“偶然性”作回应,难以被顾客所相信。一次次“偶然性”产生的身后,让素来以性价比高着称的小米,遭受网民的调侃。
针对小米电视产品质量问题的高发,电器维修老师傅宋新印在接纳记者采访时表明,小米智能化电视机屏幕脱落并不普遍,他在检修全过程一书中遇到过相似的问题。“小米电视显示屏脱落是因为生产加工工艺导致。以上两部液晶电视机因为均是全面屏手机设计方案,仅有下外框有锁扣固定不动,左、上、右三边仅应用粘胶加工工艺,在应用全过程中,服务器环境温度上升或是应用工作温度上升均有可能造成强力胶溶化、无效,进而造成显示屏脱落。”
宋老师傅还详细介绍称,现阶段,液晶电视机多选用钛金属外框来做到构造的可靠性,因为钛金属品质轻并且构造平稳,可是钛金属外框成本费较高(约为200至300元),一部分品牌为减少其产品成本,与此同时做到无框全面屏手机美观大方实际效果,舍去了外框的设计方案,而选用三边粘胶加工工艺,这就为显示屏脱落埋下了安全隐患。
特别注意的是,报载,5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小米电视从2013年到2019年,登上销售量中国第一,目前为止已持续三年销售量稳居中国第一。
与此同时,小米层面还表明,近些年超大屏幕电视销售量维持了快速提高,现阶段小米在超大屏幕电视市场占有率也已做到了中国第一,此后小米系列产品电视机完成了在商品端“性价比高” “屏价比”“质价比”的全方位合理布局。
但是,与小米电视销量正相关的确是顾客对小米电视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黑猫投诉服务平台表明,涉及到“小米电视”的有关举报达到3776条,举报具体内容多涉及到“显示器常见故障”“电脑主板常见故障”“售后维修服务品质”“小米会员储值服务项目”等具体内容。除此之外,自小米电视面世至今,顾客针对小米电视存有的广告植入、vip会员收费标准、系统更新造成卡顿等“缺点”也甚为不满意。
伴随着“6.18”购物狂欢节邻近,不断因产品质量问题走上热搜榜的小米,也遭受顾客的持续怀疑。凭着“性价比高”占有行业市场的小米还能走多远,也有待时间来检测。
小米摄像头安全性高吗
“小米公司被意大利处罚2000万”的消息顶部了微博热搜榜。顷刻间大家纷纷议论,人们都各执一端。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的讲下。据了解,7月16日销售市场传来小米公司在意大利被惩处320万欧元的处罚。主要原因是当商品仍在保修范围内,出现刮痕或其他轻度缺点,小米方却回绝进行维修,危害到消费者的权利。
事发后一天,小米公司针对此次事件作出了正脸的回应。回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小米公司表明已经评定这一惩罚背后的真真正正原因是什么。第二,小米公司表态发言自称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的经营,而且遵循当地的最新法律法规,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状况。事儿仍在进一步的调研,现在还没有详尽的结论。
提及小米公司在海外被罚,就不难想到印度对小米的处罚事情。在今年初,印度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小米公司在调查中发现有逃税漏税的行为。该公司下达通知,规定小米追讨6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7亿元的税金。
实际上,这并非是印度近年来对小米的第一次暴打。在今年的五月份上下,小米被爆出在印度子公司遭财产扣留的消息,额度突破了48亿人民币。
实际上屡受打击的不止小米手机上一个品牌,前不久闹的沸沸腾腾的抵制华为行为都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个人行为。一些欧美国家资产国家并不甘丧失在通讯技术行业里的主动权,可是眼看自己在技术领域无法阻止中国追上,只能采取一些“特殊方式”限定中国公司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一事情也是相通的,小米为什么遭受本次天降之祸也是有原因的。
国外媒体针对中国企业的负面评价,往往不是只要我们从技术上确实有哪些缺点。而反过来,恰恰是因为西方国家国家体会到了来源于中国公司带给他们的不适感,觉得他们的发展趋势太快甚至要超过她们,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的打击中国知名品牌。
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需自己的产品扎实在任何时候都能挺直腰板。应对西方国家蛮不讲理的封禁和一些强硬的现行政策,大家能选自己把品牌发展壮大,把握更多的关键技术,不被别人受制于人。仅有这般,应对他的挑战和封禁的时候,我们才能敢于面对。
此外,大家需注意在外国市场销售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千万别触碰到各国的法律底线,这也是肯定不允许的个人行为。科学研究好当地的法律法规,更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市场销售。仅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拥有强大的关键技术和充分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中国企业在谈判桌提升有分量的筹码。
有外媒报道,小米米家用户是用安全摄像头连接到Google Nest Hub时却意外看到了他人房屋内部的图像。这些照片很明显都是一些个人隐私,其中还包括婴儿在婴儿床中睡觉的场景。
该用户使用小米米家1080P相机,并显示了使用Google Nest Hub进行连接的视频。这款产品配备了网络存储功能和一些图像识别功能,可以对场景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先处理。
小米米家摄像头安全吗?
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2019年智能家居监控摄像头市场预测和分析》指出,2019年全球消费者将在智能家居摄像头(包括可视门铃)上支出近80亿美元,并以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近130亿美元。针对家庭安全监控市场,360、小米、中兴等企业入场已超过5年。小米摄像头价格在百元上下,并涉及户外版、侦测人形版等多款产品版本。
小米米家摄像头曝光以后,网友已经炸锅了,不少人都非常震惊,本来是想保障家庭安全的,可现在已经成为他人偷窥自己家庭的工具。跟多小米米家用户表示,已经在考虑关闭自己家中的摄像头。有用户已经开始关闭或停止使用。甚至有人在发起号召,不要使用基于云的家庭自动化和安全系统。
已联系小米官方,小米官方只是称,小米高端关注此次事件,并尽快解决,但为作为做出正面回应,网络摄像头的漏洞也没有介绍,解决方案也没出来。
谷歌切断小米摄像头权限
小米智能摄像头出现问题以后,谷歌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已经联系了小米查找问题的原因,出于安全考虑,谷歌已经取消了对小米智能摄像头的授权,在问题得到解决前,Google Nest Hub将无法接入小米的智能摄像头。
也就说谷歌已经将小米产品拒之门外,就算小米能够快速决绝该漏洞,谷歌也需要通过较常长的时间来验证小米摄像头的安全性,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这对小米在国外的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同时小米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性将会被人们质疑。
小米摄像头事件,也给我们国内用户提出警示,国外对网络完成和产品要不国内严格,小米在国内的产品有可能也有该漏洞,同时也有可能存在其他被入侵的漏洞。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小米米家智能摄像头已经问世就受到多方关注,有表扬也有批评,有网友通过非正常手段攻击小米智能摄像头,只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就成功入侵,家中的情况一览无遗。小米智能摄像头虽说经过几次升级,但也没有100%解决摄像头的漏洞。用户在使用小米摄像头时一定要慎用。
好了,今天关于小米事件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小米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小米事件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